今年以來,重大項目進展不斷,項目資金加快落地。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近期,浙江、湖北等多地二季度省級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從項目投向來看,產業項目優先、新質生產力優先導向明顯。業內專家表示,進入二季度,隨著項目建設和新增專項債發行逐步加快,投資預計也將進一步提速。
近日,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54個參與開工活動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達2281億元,包括杭州市長龍·國際航空再制造中心項目、寧波市榮芯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項目、湖州市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項目等。據介紹,二季度開工項目突出科創引領,其中產業類項目35個,占此次開工項目數的65%。
“長龍·國際航空再制造中心項目總投資50億元,前三年計劃完成投資35億元,建設年維修發動機300臺、年產值超120億元的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示范基地,建成后將填補國內航空發動機深度維修領域的產能缺口。”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浙江,湖北、青海等多地二季度重大項目建設也打響“發令槍”。在湖北省二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047個。從投資領域看,產業類項目1437個,投資占比63.1%;基礎設施類項目315個,投資占比21.8%。
大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拉動力。今年1月至2月,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7.7%,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0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了到位資金的改善和項目的推進。”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量接近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在“兩重”尤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64.6%,有效拉動了投資。
專家表示,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投資仍然是“托底”我國經濟的“主力軍”。進入二季度,隨著項目建設和資金到位加快,投資預計也將進一步提速。
記者注意到,在各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地方債發行也在上量,目前已有20余家發行主體披露二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計劃。國泰海通研報顯示,根據各省披露的二季度發行計劃,當前已披露地方債發行計劃規模合計2.67萬億元,二季度地方債或將迎來供給高峰。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一季度基建投資同比增長5.8%,背后是年初穩增長政策提前發力,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顯著擴大。“美國此次挑起全球貿易戰,會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強烈沖擊,造成外需整體放緩。著眼于穩定宏觀經濟運行、緩解驟然加大的外部沖擊,現在內需要及時頂上來,而這無疑會加快國內宏觀政策對沖步伐。我們預計4月基建投資還將提速。”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也表示,受外需放緩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投資前景面臨挑戰。不過,預計財政和貨幣政策將加大對重點支持領域的資金保障,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有望保持加快增長,為制造業結構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預計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較一季度末繼續擴大。
“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政府將加大向重點領域項目的資金投放力度,提升項目資金再貸款使用率,推動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有效增長。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和資金落地,也有助于改善地方財力,地方政府將有能力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化電子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不斷擴大投資規模,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馬泓說。(記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