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曹嘉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教皇方濟各于21日去世。發言人如何評價其貢獻?他對梵中關系和中國天主教群體有何意義?
“中方對方濟各教皇去世表示哀悼。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建設性接觸,開展了有益交往。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持續改善。”郭嘉昆說。
有記者問:教皇方濟各生前曾多次公開表示希望訪問中國并同中國領導人會面。請問梵方與臺灣斷絕“外交關系”是否是此類訪問的前提條件?
郭嘉昆說,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國家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希望有關國家認清歷史大勢,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道路上來。”
羅馬教皇方濟各21日去世,享年88歲。
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于4月23日訪問中國。
中新社記者:昨天,中國和印尼舉行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議。發言人能否介紹具體情況?
郭嘉昆:4月21日,中國印尼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這次會議具有里程碑意義,旨在落實習近平主席同普拉博沃總統達成的共識。中印尼“2+2”對話機制是中國在全球建立的首個部長級“2+2”機制,標志著兩大鄰國、兩大新興經濟體和兩個發展中大國的戰略互信和政治安全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這次會議取得積極成果,涵蓋密切高層交往、推動發展戰略對接、拓展安全合作內涵、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多邊戰略協作等方面。雙方同意在印尼舉行第二次會議。
這次會議為中印尼關系發展和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注入新動力。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雙方舉行“2+2”對話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議正逢其時,充分彰顯了兩國高度戰略互信,也進一步豐富了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力的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內涵。今年也是萬隆會議70周年。雙方同意共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精神,加強在聯合國、金磚、二十國集團等平臺溝通協調,共同為地區和全球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正如王毅外長指出的,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單邊和霸權主義的嚴峻沖擊,人類社會再次處于十字路口。新形勢下,中方愿同印尼繼續做大國和鄰國互信互助的排頭兵,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火車頭,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推動者,共同奏響全球南方聯合自強的最強音。
西班牙《阿貝賽報》記者:教皇方濟各于昨天去世。發言人如何評價其貢獻?他對梵中關系和中國天主教群體有何意義?
郭嘉昆:中方對方濟各教皇去世表示哀悼。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建設性接觸,開展了有益交往。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持續改善。
深圳衛視記者:據了解,緬北民地武果敢同盟軍今天早些時候撤出緬甸撣邦臘戍城區,并將當地控制權交還緬軍。有消息稱,臘戍城區換防是中方斡旋促成的,中方近日還派遣了停火監督組赴臘戍開展工作。上述情況是否屬實?這是否意味著中方不干涉緬甸內政的承諾已經失效?
郭嘉昆:中緬是傳統友好鄰邦。維護緬北地區和平穩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中方尊重緬甸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根據緬甸相關各方意愿和訴求,積極協助緬方推進緬北和平進程。
為落實緬甸政府和緬北民地武果敢同盟軍昆明和談共識,應雙方共同邀請,中方于近日派出停火監督組赴緬甸臘戍,監督緬軍和果敢同盟軍停火,見證臘戍城區平穩順利交接。當事雙方贊賞并感謝中方為維護緬北和平穩定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下一步,中方將繼續推進昆明和談進程,做好緬北止戰促談工作,與緬甸各方共同維護中緬邊境和平穩定。
西班牙《阿貝賽報》記者:教皇方濟各生前曾多次公開表示希望訪問中國并同中國領導人會面。請問梵方與臺灣“斷絕外交關系”是否是此類訪問的前提條件?
郭嘉昆: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建設性接觸,開展了有益交往,并就國際議題廣泛溝通。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國家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希望有關國家認清歷史大勢,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道路上來。
彭博社記者:中方是否擬派代表前往梵蒂岡參加教皇方濟各的葬禮?
郭嘉昆:目前我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東方衛視記者:據報道,日本外務省日前在其官網發布“安全提醒”,炒作中國社會治安形勢不佳,要求日本學校充分確認安全信息后再決定是否組織赴華修學旅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我不知道日方發布所謂“安全提醒”的依據何在?
日方所謂的“安全提醒”惡意渲染所謂中國“安全風險”,政治操弄意圖明顯。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安全的國家。我們歡迎包括日本在內各國人士來華旅游、學習、經商和生活,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一視同仁維護中國公民和在華外國人的安全。我們敦促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為中日人員往來營造積極氛圍。
彭博社記者:近日,中方向在日本的中國公民發布領事提醒,稱日本發生多起針對中國公民的社會惡性治安案件。為何日方的“安全提醒”是“惡意渲染”、破壞中日關系,而中方的領事提醒則是公平、正常的做法?
郭嘉昆:剛才我已經就日本外務省發布所謂“安全提醒”介紹了中方立場。關于你提到中方發布的有關領事提醒,媒體上有很多關于在日本出現安全風險的報道,這是各方看到的事實。中國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向在日本的中國公民發出相關領事提醒,這也是為了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路透社記者:第一個問題,中方是否受邀參加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如果收到邀請,中方是否計劃參加?第二個問題,剛才中方發布了伊朗外長將訪華的消息。發言人能否介紹阿拉格齊外長訪華的日程、會見安排及議題?
郭嘉昆:關于第一個問題,我剛才已經作出了回應,目前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關于第二個問題,中伊兩國傳統友好,建交54年來,兩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訪問期間,雙方將就中伊雙邊關系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相信此訪對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兩國政治互信,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共同捍衛多邊主義都具有重要意義。
彭博社記者:上周末,美國政府推出涉新冠病毒溯源的新版網站,聲稱中國實驗室泄漏是病毒的真正源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美方有關網站惡意翻炒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在沒有任何證據情況下對華污蔑抹黑,這不過是美方借新冠病毒溯源搞政治操弄的老把戲。中方對此一貫堅決反對。
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中國始終秉持科學、開放、透明精神,積極支持和參與全球科學溯源。美方應當立即停止將溯源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對別國栽贓抹黑、甩鍋推責,停止對自身存在的種種疑點裝聾作啞,盡快回應國際社會合理關切,給世界人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埃菲社記者:對于2018年簽署的《中梵雙方關于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情況,發言人有何評論?在教皇方濟各去世的背景下,中方是否愿深化中梵合作?
郭嘉昆: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建設性接觸,開展了有益交往。雙方關于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實施順利。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持續改善。
路透社記者:中方昨天宣布將制裁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發言人能否介紹具體指哪些人?此外,中方派哪位代表參加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
郭嘉昆:關于第一個問題,昨天我已經介紹了有關情況。針對美國對中國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濫施非法單邊制裁,中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有關規定,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實施制裁。我想強調的是,中方采取的是對等反制。
關于第二個問題,建議你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
彭博社記者:你剛才表示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美方應給世界人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你能否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有何證據表明美方應對疫情負責?
郭嘉昆:關于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中方已經多次闡明立場。我想強調的是,疫情發生后,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了很多有關病毒源頭在全球多點、多國發現線索的報道,特別是美國。當年美國曾經發生的“電子煙疾病”以及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問題,我們相信國際社會有權得到美方一個明確的交代。
路透社記者:外交部在宣布對個人及組織進行制裁時,通常都會點名。為什么宣布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進行制裁時,外交部卻沒有點名?
郭嘉昆:剛才我已經回答了有關問題。我想再次強調,中方采取的是對等反制。
路透社記者:關于伊朗外長訪華的日程問題,伊方稱阿拉格齊外長將于今日訪華,但從中方消息看,實際上阿拉格齊外長將于明天抵達北京。你能否澄清一下?
郭嘉昆:正如我剛才發布的消息,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于4月23日訪問中國。
彭博社記者:日本公明黨代表團將于今日訪華,并同中聯部部長舉行會見。下周,還有一個日本跨黨派代表團也將訪華,與多位中方官員會見。外交部對這些會見有何期待?希望取得哪些成果?
郭嘉昆:中方歡迎齊藤鐵夫黨首率日本公明黨代表團訪華。關于此次訪問具體情況,請向主管部門了解。